•   亲爱的股友,愿你的股票市场之路如同长虹般绚烂,一路飙升,财源滚滚。在风云变幻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把握机遇,实现财富增长的梦想。
  •   亲爱的股票朋友,愿你在新的一年里,股票如潮水般上涨,收益如春笋般茂盛。在市场的海洋中乘风破浪,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会。祝你投资顺利,财源滚滚!

配资在线导航官网:正规网上实盘配资-险资举牌达28次 7家银行被看中!银行股分化了 散户还能上车吗

摘要:   险资举牌潮仍在持续。  8月13日,多家保险公司先后通过港交所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平台发布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公告。  其中,中国平安于8月11日增持中国...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险资举牌潮仍在持续。

  8月13日 ,多家保险公司先后通过港交所及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平台发布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公告 。

  其中 ,中国平安于8月11日增持中国太保H股约174万股,增持总金额约5583.89万港元 。增持完成后,中国平安持有中国太保H股股份占其H股总股本的比例约5.04% ,达到举牌条件。

  这也是时隔6年后,大型险企再度举牌险企。2019年,中国人寿增持中国太保H股 ,中国人寿和国寿集团合计持股比例达到5.08%,触发举牌 。

  对于举牌中国太保H股一事,8月14日 ,中国平安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投资属于财务性投资,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的常规操作。 ”

  对于本次中国平安“罕见 ”举牌中国太保H股,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本质是险资“财务性投资”策略的延续,核心围绕“高股息 、低估值 、稳增长”展开。

  “中国太保H股税前分红率约3% ,当前板块PB 1.2倍 ,估值修复空间显著 。通过港股通配置H股,既享受同业资产稳健收益,又利用A/H股约10%折价和税收优惠提升收益。 ”田利辉表示。

  年内险资举牌已达28次 ,7家银行在列

  除中国平安举牌中国太保H股外,近日还有多家险企举牌上市公司 。

  8月7日,东阳光药(06887.HK)通过新发行H股作为换股对价 ,吸收合并私有化其香港上市子公司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HK;已退市)。太保寿险、太保产险以及太保资产作为关联方构成一致行动人,将其原持有的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股票按照每股约0.26股东阳光药H股股票进行换股。换股后,太保寿险以及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东阳光药H股754.64万股 ,占其H股比例为6.70%,被动触发举牌 。

  8月11日,民生人寿保险及其第一大股东万向控股以2.77港元/股的价格通过港股通二级市场增持浙商银行H股(02016.HK)共计100万股 ,增持完成后,民生人寿持有浙商银行H股约2.96亿股,约占其H股股本的5% ,触发举牌。

  8月14日 ,针对增持并举牌浙商银行相关事项,时代周报记者联系民生人寿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未获得进一步回复。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 ,截至8月14日,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次数已达28次,超过2024年全年 。仅仅近两个月 ,就有10起险资举牌事件 。

  除民生人寿、中国平安 、太保寿险以及关联方及一致行动人的3起举牌事件外,8月,弘康人寿举牌港华智慧能源H股、以及第三次举牌郑州银行。7月 ,利安人寿举牌江南水务,弘康人寿第二次举牌郑州银行,泰康人寿举牌峰岹科技H股 ,中邮人寿举牌绿色动力H股,信泰人寿举牌华菱钢铁。

  银行股方面,年内已有7家银行获险资举牌 ,包括浙商银行、邮储银行 、招商银行、农业银行、杭州银行 、中信银行、郑州银行 ,除杭州银行是A股股份外,其余6家均为H股股份 。

  被举牌的银行为何集中在H股?

  据Wind数据,截至8月14日 ,年内42只A股银行股中仅郑州银行微跌0.53%,其余41只银行股均上涨。其中,浦发银行、农业银行 、青岛银行年内涨幅超30% ,位列今年银行股股价涨幅前三位。H股40只银行股中有35只上涨,其中渣打集团、中银香港、青岛银行 、天津银行年内涨幅超50% 。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 ,高股息股票作为防御性投资的价值更为凸显。险资增持银行股的动作显示出其对银行业整体发展的信心。考虑到银行股相对稳定的分红能力及较低的估值水平,险资有充足的理由继续将其作为重要的配置方向 。不过,随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及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险资的投资逻辑也需相应调整,更加注重银行的创新能力和服务质量,而非单纯依赖于规模或股息率。因此 ,未来的投资决策将更加侧重于那些能够有效应对经济环境挑战并实现可持续增长的银行。

  今年7月 ,险资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再度迎来利好政策 。

  根据财政部印发的《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并引入5年周期考核指标。

  该通知将经营效益类指标中的“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 ”的计算公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权重分别为30% 、50%、20%,即增加了5年长期投资的考核以及权重。

  银行股行情分化,业绩表现亮眼

  7月以来 ,银行股股价出现显著回调 。7月1日~8月14日,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3家上涨,28家下跌 ,1家平收 。

  具体来看,7月1日~8月14日区间内,农业银行涨幅超20% ,位列首位,市值甚至超过工商银行摘得A股市值冠军。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宁波银行区间涨幅分别为11.88% 、6.28% ,位列涨幅第二、第三名。不过 ,沪农商行、渝农商行 、重庆银行、成都银行、交通银行区间跌幅达到5%及以上 。

  银行股行情分化,是否反映了市场或者险资对于银行股偏好出现变化?

  田利辉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银行股走势分化反映市场对“价值”与“成长 ”的重新定价。银行股分化是行业转型与资金结构优化的必然结果 ,核心驱动包括基本面差异 、政策与资金导向、利率环境下的再平衡三大因素。其中,国有大行凭借低估值、高股息和中特估等政策红利,成为险资与长线资金的压舱石 。而部分中小银行受区域经济承压 、不良率较高或分红能力弱拖累 ,估值修复动能不足。

  在田利辉看来,市场偏好未根本转变,但结构性分化加剧。险资与机构投资者更倾向选择“高股息+低估值+政策加持”的国有大行及优质城商行 ,而区域性银行则需通过资产质量优化或区域经济复苏才能修复估值 。接下来,险资增持银行股的趋势将持续,但逻辑将从“防御性配置”向“成长性挖掘 ”演进。

  田利辉表示 ,短期来看,险资仍以高股息为核心目标,国有大行和H股银行因其分红稳定、估值洼地效应 ,仍是增配重点。中长期来看 ,若2025年下半年经济复苏超预期,险资或转向成长性标的,关注净息差企稳和不良率改善的银行 。长期看 ,监管鼓励长线资金入市的导向不变,银行股仍是险资核心资产之一。

  从业绩来看,目前已披露业绩的A股上市银行均交出了亮眼的答卷。

  截至8月14日 ,A股已有浦发银行、宁波银行 、杭州银行 、青岛银行、齐鲁银行、常熟银行6家银行发布中报或业绩快报,总体来看,6家银行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均有不同程度上涨 ,且归母净利润增速均超过营收增速,有3家归母净利润增速超过16% 。

  具体来看,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归母净利润116.62亿元 ,同比增长16.67%,增速排名首位,齐鲁银行 、青岛银行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7.34亿元、30.65亿元 ,同比增长16.48%、16.05% 。

  兴业证券此前在研报中表示 ,预计2025上半年上市银行整体营收 、利润增速均边际改善。其中城农商行业绩维持第一梯队,国有大行营收、利润边际改善,股份行业绩整体降幅收窄 ,但分化可能仍较大,其中部分业绩释放动力较强的个股有望领跑。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